党员风采
在平凡岗位上绽放军人本色——记许昌市环卫处退役军人张奇的奋斗故事
在许昌市生活垃圾填埋场,总能看到一个忙碌的身影:时而俯身检修设备,时而专注记录数据,工作服上经常沾满污渍却始终面带笑容。他就是退役军人、共产党员张奇,一个用12年坚守诠释“退伍不褪色”的环卫先锋。
“当兵时保家卫国,退役后守护家园”
2008年,18岁的张奇穿上军装,在部队熔炉中锻造出钢铁意志;2010年,他光荣入党,从此“共产党员”成为他最珍视的身份;2014年,他转战环卫战线,把军营里锤炼的过硬作风带到新的“战场”。
“粪便处理站就是我的新战壕。”初到有机物处理站,面对刺鼻的恶臭和复杂的设备,张奇把困难当“敌人”,白天跟着老师傅摸管道、学工艺,晚上抱着技术手册钻研到深夜。有次抢修故障泵体时,喷溅的粪水糊了他满脸,呕吐完抹把脸又继续干活。“当兵时泥潭都滚过,这点脏算什么?”他朴实的笑容感染了整个团队。
“技术革新就是新时代的冲锋号”
2018年,张奇临危受命接手渗滤液处理系统。面对全新的技术领域,他拿出军人“攻山头”的劲头:3个月记满2本笔记,追着厂家工程师问透每个参数,在40℃的车间里一待就是一整天。2021年设备升级期间,他连续30天吃住在厂区,最终带领团队实现新工艺“一次调试成功”。
“张站长修设备像排地雷一样仔细。”同事们说。今年1月,他凭借敏锐的职业嗅觉,深夜排查出高压泵重大隐患,为企业避免数十万元损失。如今他培养的4名技术骨干都已独当一面,团队被赞为“渗滤液处理特种兵”。
“军装虽脱,为民服务的初心永远在身”
工作外的张奇依然保持着军人本色:办公柜里常年备着工具包,谁家水管坏了随叫随到;疫情期间主动值守最危险的消杀岗位;连续8年资助山区儿童,捐赠衣物超200件。问他为什么这么拼,这个34岁的汉子腼腆一笑:“咱是党员,又是老兵,得对得起这双重身份。”
从军营到环卫,从保家卫国到守护绿水青山,张奇用汗水书写着新时代退役军人的精彩答卷。正如他常说的:“只要组织需要,我永远是个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