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资加速落子中国 “新质生产力”领域成热土
今年上半年,我国经济稳定运行,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新质生产力等领域日渐成为外商股权投资的重点方向。
不久前,在北京顺义区举行的一场引资活动上,欧洲私募股权投资公司德腾基金与中方合作伙伴达成合作,通过设立中德双边基金,聚焦先进制造、研发创新、绿色低碳等领域,推动德国隐形冠军企业与顺义区企业的技术合作与市场拓展。
德国巴登-符腾堡州银行北京代表处首席代表 高速:看的方向更多的是传统产业的绿色转型,制造业高精尖设备进口产业,还有低碳减排产业。
近年来,中东主权财富基金对华投资额也呈现快速增长,股权投资是其最重要的投资方式。
国家发展改革委国际合作中心研究员 谢琳灿: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医疗健康领域,外资通过战略投资和并购布局,此外,绿色经济与ESG(环境、社会和公司治理)投资也发展较快。
与此同时,我国加快推动制度型开放,一系列便利外商股权投资的政策陆续出台。
今年2月出台的《2025年稳外资行动方案》明确提出:鼓励外资在华开展股权投资,抓好《外国投资者对上市公司战略投资管理办法落实》,制定发布实施战略投资的操作指引,还提出取消外商投资公司使用境内贷款限制、鼓励外国投资者投资设立投资性公司、便利外国投资者在华实施并购投资等。
今年4月,《关于实施自由贸易试验区提升战略的意见》,提出支持符合条件的自由贸易试验区开展合格境外有限合伙人试点。同月,《加快推进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工作方案》以清单方式,提出了电信、医疗、金融等领域的开放措施,有利于促进外资在服务业领域的股权投资发展。
国家发展改革委国际合作中心研究员 谢琳灿:许多措施都通过自由贸易试验区、服务业扩大开放试点示范等开放平台进行率先探索,从放宽准入、跨境便利等方面持续优化外资股权投资的政策体系,吸引更多来自全球的资本参与中国式现代化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