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昌综合实力稳居全省第一方阵
9月21日上午,我市举行“非凡十年 出彩许昌”主题系列经济发展专题新闻发布会。市发展改革、工信、商务、财政等部门相关负责人围绕“经济发展”专题,向社会发布了十年来我市在工业、科技、商务、财政等方面的工作亮点和阶段性成就。
十年来,我市以全省第13位的土地面积,全省第12位的常住人口,创造全省第4位的经济总量,综合实力稳居全省第一方阵,科技支撑能力不断提升,产业转型升级步伐不断加快,区域融合发展取得显著成效,低碳转型战略稳步实施,经济社会发展动能持续增强,人民群众生活更加幸福!
综合实力稳居全省第一方阵
发布会上,市发改委党组成员、副主任于志华介绍,十年间,全市经济总量达到3655.42亿元,增速居全省第2位;建成1个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新组建省级以上创新平台195个;强化梯次培育一流创新主体,全市高新技术企业达到300家,评估入库科技型中小企业752家,企业创新能力不断增强;综合实力稳居全省第一方阵,所辖县(市)全部进入中部地区县域经济百强。
智能电力装备产业规模突破1300亿元,入选国家创新型产业集群;硅碳新材料产业集群纳入第一批河南省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
于志华介绍,我市成功入选全国首批“无废城市”建设试点,55项建设指标全面达成,中心城区生活垃圾资源综合利用覆盖率达59%,节能环保产业集群纳入第一批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
十年来,我市持续深化“放管服效”改革,全市2000多项政务服务事项实现“最多跑一次”,实现率超过99%,营商环境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水平不断提升,经济社会发展动能持续增强。
把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作为主攻方向
发布会上,市工信局党组成员、总工程师何珂介绍,我市牢固树立“工业兴市、制造强市”理念,始终把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作为主攻方向,加快新旧动能转换、促进经济转型升级,工业经济得到快速发展,质量和效益明显提升;加快构建“633”工业发展体系,智能电力装备产业规模突破1300亿元,入选国家创新型产业集群;二产占全市生产总值比重达到52.3%,制造业占工业比重超过90%,成为全省重要的工业大市。
何珂介绍,十年来,我市坚持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方向,加速推动数字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谋求在制造业数字化转型、产业链创新链融合发展方面取得突破;成功入选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综合型二级节点;创建智能车间(工厂)43家,上云企业突破1万家。 十年来,全市营业收入超百亿元企业达到8家,主板上市工业企业7家,金汇集团连续多年入选中国民营企业500强,瑞贝卡等4家企业获批全国单项冠军企业,许继集团等5家企业被认定为省制造业头雁企业;24家企业认定为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24家企业认定为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
外贸进出口工作长期向好发展
发布会上,市商务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张晓刚介绍,十年来,我市累计进出口1389.1亿元,其中,出口1209.75亿元,进口179.25亿元,实现贸易顺差1030.5亿元;进出口总量在全省18个地市中稳居第一方阵,出口总量常年保持第2位。
十年来,我市外贸主体不断壮大,2021年,全市有进出口业绩的企业600家,相较于2012年增长近50%。民营企业成为外贸行业的主力军,常年来占进出口总额的九成以上;进出口总量190亿元,较2012年进出口总量翻了一番。
十年来,我市跨境电商规模逐年增加,经营主体不断增长,经营企业突破2000家。2021年,全市跨境电商交易额180.6亿元,总量居全省第2位。
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坚实财力保障
市财政局会计委派管理中心主任郑春阳在发布会上介绍,全市各级财政部门以政统财、以财辅政,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为全市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坚实财力保障。
郑春阳介绍,2021年,全市财政收入达到189.1亿元,是2012年的2.1倍,财政收入年均增速约9.8%;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支出325.7亿元,是2012年的1.8倍,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年均增速约8%;全市各级财政部门积极争取各类上级资金,保障重点项目建设,有力支持中心医院新院区、综合保税区、郑许市域铁路等重大项目建设和农村公路、干线公路等基础设施建设。
悠悠万事,民生为大。十年间,全市用于民生方面的支出累计达2002.1亿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比重每年均保持在70%以上,有力地支持了文化、教育、社保、就业创业等方面工作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