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红色精神,携手踔厉奋进——建安区城管局走进红旗渠,学思践悟红旗渠精神
“劈开太行山,漳河穿山来,林县人民多壮志,誓把河山重安排……”上世界60年代,林县30万人民苦战10年,引漳入林,建成了被称为世界第八大奇迹的“人工天河”红旗渠。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进一步加强党性教育,弘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5月26日——28日,建安区城管局组织党员干部一行人来到“一渠绕群山,精神动天下”的红旗渠,学思践悟红旗渠精神,赓续红色血脉。
开班仪式在庄严的国歌声中拉开序幕,林州市红旗渠廉政教育学院郭青梅院长为本次培训授旗,建安区城管局信长春局长作动员讲话。他要求参加培训的学员珍惜学习机会、端正学习态度,静心深入,全面准确的把握红旗渠精神内涵“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认真领会红旗渠精神的时代价值,将红旗渠精神转化为不断前行,奋勇争先的动力,真正做到理论学习有收获,思想政治受洗礼。同时严格遵守各项规定,确保圆满完成培训任务。
专题教学中,省委新时代宣讲师杨玉东教授进行了《红旗渠精神及其时代价值》的专题讲座,通过详实的数据、生动的事例,精准的解析,让大家详细地了解了当年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和林州人民“战太行、出太行、富太行、美太行”的光辉历程。通过观看《红旗渠》纪录片,让大家追随生动鲜活的黑白光影,走进了那段难忘的岁月,见证了一段艰苦卓著、精神永存、战天斗地的历史。忆苦思甜,比对今昔,各位党员干部心灵震撼,激发出无限豪迈情怀。
城管局党员干部一行人怀着崇敬的心情走进红旗渠纪念馆、扁担精神纪念馆和谷文昌生平事迹展览馆进行现场教学,馆内一幅幅感人的历史照片,一件件逼真的简易工具,一个个让人泪目的奋斗故事,让大家身临其境地感受到了林州人民“劈开太行、重整河山”的英雄气概;感悟到了谷文昌同志“一心为民、敢于担当、真抓实干、克己奉公”的公仆情怀和过硬作风;了解到了扁担精神的来源及山区供销事业的发展。
走出谷文昌纪念馆,带着对英雄的敬仰之情,全体党员干部面对鲜红的党旗,庄严地举起右手,重温入党誓词:“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拥护党的纲领,遵守党的章程,履行党员义务……”坚毅有力的声音回荡在太行山间,同志们的精神在这一刻得到新的砥砺,思想随之得到新的提升,使我们每个共产党员都不忘责任使命和担当,时刻用誓词来比对自己的一言一行。
精妙红旗渠,最难青年洞。在红旗渠,大家拾级而上,来到红旗渠的咽喉工程青年洞前,巍巍太行山上一面鲜红的党旗格外醒目,李先念题写的“山碑”和郭沫诺题写的“青年洞”气势磅礴。1960年11月,工地党委执行上级“百日休整”指示,但为早日实现林县人民萦绕千年的吃水梦,修渠干部群众提出“宁愿苦干、不愿苦熬”,从全县修渠民工中抽调300名青年组成突击队继续攻关。这300名青年排除万难,经过17个月的艰苦奋战,终于凿通山洞。这600多米是一个全部由青年人攻克的难关,是血肉之躯与石英岩的对抗,是他们的无私奉献最终成就了这段总干渠的咽喉工程。身临其境,大家真切感受到红旗渠工程的伟大与艰辛,更加充分领悟到红旗渠精神的深刻内涵。
踏寻红色足迹,踔厉奋发新征程。这次参观学习是一堂无比生动的教育课,进一步增强了党员干部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红旗渠精神的自觉性和坚定性,对红旗渠精神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和感悟,在思想上受到了教育,灵魂上受到了洗礼,党性上受到了锤炼。今后,城管局全体党员干部要把“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红旗渠精神切实落实到城市管理工作中,时刻用红旗渠精神激励自己,发挥模范带头作用,为更好更快地发展新时代建安区而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