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化”引发的城管新革命(许昌日报)

阅读次数: 出处: 发布日期:2012-07-19 09:29:46

【核心提示】
2010年6月1日,市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正式投入运行,我市城市管理工作实现了由被动管理向主动管理转变、粗放管理向精细管理转变、单部门管理向协同管理转变,城市更加整洁、市容更加靓丽、秩序更加有序,市民群众更加满意,实现了城市管理的提速与增效。可以说,“数字化”引发了我市城管工作的一场新革命。
如今的许昌,一条条互相连接的光纤仿佛是城市的血脉,各种各样的信息是其中流淌的血液,在“数字化城管”的监督和指挥下,城市在快速、智能地运转着,处处洋溢着一股浓浓的书卷气息。至此,一个人文、生态、宜居的新许昌尽情铺展……

“数字化城管”是什么?
对于这个问题,也许很多市民并不能准确地给出答案。
其实,它就在我们每个人的身边,大到全国文明城市的创建,小到生活中遇到的一堆垃圾,都可以看到“数字化城管”的“身影”。
如今,“数字化城管”已经给市区的“家具”——诸如窨井盖等都配上了“身份证”。
“数字化城管”打造了一座整洁秀美的莲城。  
许昌,被誉为“华夏第一都”,“中国第一个王朝的发源地”,享有“国家卫生城市”、“国家森林城市”、“国家园林城市”、“中国最佳生态文化旅游城市”等美誉。2007,许昌成功跻身“中国十佳宜居城市排行榜”第四名,“和谐人居看许昌”已被视为当代中国城市发展的一本“教科书”。和谐、人居、城市,这三个相互关联又备受中国城市管理者们执著追求的关键词,在许昌得到了美妙地实践。
两年前,“数字化城管”系统正式在我市运行,开启了我市,乃至全省信息化城市管理的新篇章。
两年来,在城市管理者们高效监督与管理下,许昌变得越来越精致,市民也对许昌充满了自豪感和归属感。
而今,正值市数字化城管系统运行两周年,连日来,记者先后多次深入市数字化城管中心,记者用下面几个关键词来概括和见证我市数字化城管系统的两年巨变……
【“城管通”】
数字化城管的建设给城市管理工作增设了一个新岗位——信息采集员,其职责就是对发生在单元网格内的城市部件、事件进行巡查监督,发现问题后立即上报市数字化城管中心,再由市数字化城管中心派遣处理,使问题能够得到快速解决。
5月18日下午,在市数字化城市管理中心,240英寸的弧形大屏幕显示的城市三维实景地图,把城市设施都虚拟成了图像,12块大屏幕定时切换对其进行实时监控;把市区划分成1436块“责任田”的网格地图上,被虚拟成“小黑点”的信息采集员在“责任田”内的巡逻信息被跟踪显示;24小时受理群众举报的12319免费热线的接线员在大屏幕前严阵以待。
那么,信息采集员依靠什么上报所发现的问题呢?
市城管局局长孙宏毅告诉记者,科研技术人员依托无线网络技术,以手机原型为设计,研究出了一种叫“城管通”的专业通讯工具。它具备语音呼叫、短信群发、拍照、数据同步、手机定位等功能。每个“城管通”还配置了GPS定位模块,装载了信息采集员所在网格的地图和部件数据,并可根据部件和地图信息的变化随时更新。信息采集员利用“城管通”采集到相关信息后,便可及时将信息发送到市数字化城管中心。市数字化城管中心也可把自己的要求指令及时发送给每个监督员,而且能随时或定时掌握监督员的位置和巡查路线轨迹。
信息采集员张建青负责着市区七一路周边区域的信息采集。巡查中,若在负责区域内发现有随意张贴的非法小广告,他先用“城管通”拍照取证,通过3G网络上报市数字化城管中心,为打击处理情节严重的张贴者提供证据。然后,他会用统一配备的小铲子将非法小广告清除干净。对于难以清除的大面积胡喷乱画的非法小广告,他会将事发位置、现场实景照片等详细信息传至市数字化城管中心,由市数字化城管中心将相关数据传至相关责任单位,并规定处理时限,启动督察机制,督促责任单位处理落实。
采访中,市数字化城管中心副主任王磊形象地告诉记者:“有了这个高科技的‘城管通’,信息采集员无论走到市区的哪个边角地区,都能准确地把发现的问题传送给市数字化城管中心。从而使市数字化城管中心按程序做出处理决定,使发生的各类问题尽在管理者的掌握之中。如今,市区已215名信息采集员如同‘侦察员’一般,每天巡查在大街小巷,成了许昌的又一道风景。”
【99.64%】
采访中,记者在市数字化城管中心看到这样一组数据:截至2012年4月11日10时,市数字化城管中心共受理案件677070件,应结案606285件,已结案604122件,结案率99.64%。
第一时间发现问题、第一时间处置问题、第一时间解决问题。自从有了“数字城管”,类似家门口的路灯不亮了,路边的窨井盖缺失,绿化带损坏了等诸如此类的问题,都得到了更加快速的解决。
“数字城管”将城管问题受理由过去的被动应诉变为主动发现,城管案件处置由过去的“亡羊补牢”变为“未雨绸缪”,城管意识由过去的“市民投诉要我管”变为“主动服务我要管”。
一路采访下来,记者深刻地体会到,正因如此,市数字化城管中心的结案率保持在99.64%这个如此高的水平线上。
“‘数字化城市管理’发展到今天,已经不能再仅仅局限于一个窨井盖、一堆垃圾的管理,而是涉及交通管理、园林绿化、社会治安等多个领域。我们建设这套系统最初的定位就是服务和保障民生,力争让群众满意。”采访中,孙宏毅这样说道。
2011年11月,市区文博路一家属院内一根电线杆上挂有南北走向数个单位的电线。前几年该家属院北侧开发时将几股电线挂落,这些挂落的电线下垂后仅距地面不足2米,行人经过时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同年12月的一天,市民将这种情况反映到市数字化城管中心后,市数字化城管中心的工作人员于次日上午就赶到现场拍照立案,并召集5家电信运营企业到现场察看。两天后,涉及4个部门的4条线路全部得到修复。附近的群众得知情况后,无不伸出大拇指说:“‘数字城管’的效率就是高,咱群众哪能不满意?”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市数字化城管中心的运行得到了有关领导的高度好评。2011年9月21日,全国人大科教文卫委副主任委员刘永治莅临市数字化城管中心调研时说,城市管理不仅仅是交通、市容市貌的管理,更是一个综合性的社会管理问题。许昌创新思维、整合资源,运用新技术使城市管理更加科学、快捷、高效,效果是明显的,这个探索值得肯定;2012年2月20日,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卢展工莅临市数字化城管中心视察时指出,许昌市数字化城市管理工作在全省走在了前列,是河南省数字化城市管理示范城市,这是城市管理工作向科技、向装备迈进的一步。
【12319】
过去,城市管理的各家责任单位各司其职,市民遇到城市管理方面的问题少则拨打四五个电话,多则要打上十几个电话,还不一定能彻底解决问题。现在,市民只需要记住“12319”这5个数字,关于城市管理方面的问题都能得到及时有效的解决。
3月18日,市数字化城管中心24小时免费举报电话12319接到市民投诉称,市区新兴桥附近的人行道上一根废弃电线杆的拉线正好拦在路中央,存在安全隐患。10分钟后,市数字化城管中心的工作人员赶到现场,取出“城管通”,现场拍照后将照片等信息上报中心。市数字化城管中心接报后立即发起整治废弃线杆的活动,并立即责令相关部门限期拆除。
随着“数字化城管”的运行,市容市貌、供电、供水、供气、通信……不再是单一的个体,“小城管”已化身为城市智能化的“大管家”,负责起整个城市的运行。12319免费热线与“110”等涉及的城管信息整合到数字化城管监督中心平台上来,与信息采集员采集的信息一同管理、一同立案、一同处置、一同督查、一同考评的闭环处理模式,真正做到有电必接、接电必处、处有结果,保证了市民群众投诉问题的有效解决。
市数字化城管中心指挥派遣科科长高苏丹说,自我市“数字化城管”运行以来,一直本着“全覆盖、高效率、重实效、扩功能”的要求工作。自12319免费热线开通以来,已接听社会公众电话7000余个,城市管理问题的发现率从过去的约10%上升到了现在的90%;一些严重影响市容的乱搭乱建、乱停乱放、乱贴乱画、城市公共设施破损等城市管理老大难问题得到了及时发现、及时处置,在群众和相关责任单位的心中树立了一定的权威性。
一部热线电话,一座连心桥。12319免费热线改变了原来人海战术管理的尴尬局面,为实现城管信息采集最大化、监督评价体系科学化提供了条件,实现了城市管理问题由被动受理向主动发现转变。
【许昌样本】
许昌,这座古代文化与现代文明交相辉映的城市,在“数字化城管”的助力下,变得更加文明,更加秀美,更加和谐,更加精致。城市面貌也发生了较大改观,百姓得到了实惠,“中国花木之都”、“中国宜居城市”、“全国创建文明城市工作先进城市”、“全国绿化模范城”等10多项“国字头”的荣誉称号让许昌更显得光彩夺目。
许昌在构建数字化城市管理模式中大胆创新,创造性提出并实现了适合中小城市的“一级监督、二级指挥、三级处理”的运行模式,确保了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的高效运行,实现了数字化城市管理的资源共享,对全国大、中城市的市级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建设具有典型示范作用和推广作用。
2010年6月29日,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党组书记查敏在参观了市数字化城管中心后表示,许昌的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平台合理整合多方资源,设计出了科学合理的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这种模式值得在全省范围内推广。同年11月9日,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党组成员、副厅长石迎军授予我市“河南省数字化城市管理示范城市”的称号。
两年来,国家、省、市领导先后多次视察市数字化城管中心,全国各地有270批次参观团体来我市参观学习,为宣传许昌、提升许昌的知名度作出了积极贡献。
【步履】
2008年3月20日,市政府第27次常务会议同意建设许昌市数字化城管系统。
2008年4月9日,省建设厅领导和省既专家组通过了我市数字化城管系统建设的方案,并建议要依据建设部的规范标准,结合许昌实际,吸收专家们的合理意见,进一步修改完善建设方案,编制可行性研究报告,提前开展基础数据建设,科学高效地完成建设任务,争取走在全省数字化城市管理建设的前列。
2010年5月1日,投资1580万元的市数字化城管中心试运行,河南省第一个试点数字化城管系统正式在许昌市投入试运行。
同年6月1日,市数字化城管中心正式运行,许昌市成为河南省第一个建成投用数字城管中心的城市。
2012年3月27日,市数字化城管二期项目建设方案通过评审。

“按照规划,通过市数字化城管的二期和三期项目建设,市数字化城管系统将覆盖280平方公里的主城区和5个市辖县(市)的中心城区,今后我们将进一步提高管理效能,打造高效的数字化城市管理信息平台,使许昌的环境更靓丽、市民群众更满意,力争把许昌建设得更加优美,打造成居者心怡、来者心悦的现代化宜居城市。”采访临近结束时,孙宏毅坚定地告诉记者。
许昌,这座三国文化与现代文明交相辉映的城市,在市数字化城管系统运行两周年之际,变得更加文明,更加秀美,更加和谐,更加精致。随着我市数字化城管工作的进一步推进和深化,相信在不远的将来,越来越多的市民都将享受到“数字化城管”带来的快速、便捷服务,感受到“数字化城管”赋予城市的独特魅力,莲城许昌的美丽与美好,将如一块经过拂拭、雕琢的璞玉,光华渐放。